rss
    0

    不可知难而退的名人例子,不可知难而退的名人例子简短

    2024.04.28 | tamoadmin | 4次围观
    1.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你觉得对吗?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你觉得对吗?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著作被后世奉为经典,他的主张被历代帝王当成管理准则,他本人被统治者当做偶像顶礼膜拜。

    正因为如此,对于孔子和孔子思想的评价,非常极端。

    不可知难而退的名人例子,不可知难而退的名人例子简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拥护的人说他是圣人,他的思想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闪耀着智慧光芒,儒学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做出了杰出贡献。

    反对者说孔子是封建皇权的卫道士,儒家学说是麻醉人民的精神***,是统治者控制、愚弄人民的工具,以至于入侵中原的蒙古骑兵,扬州屠城的清军和日本侵略者都要极力保护孔庙,提倡孔孟之道。

    其实孔子的学说,确实无法用“是”和“非”概括。用伟人的话说,就是有糟粕也有精华。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等等,你能说孔夫子说得不好吗?无论你承认与否,它依然是金玉良言,在给人启迪,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但是里面也有不少消极的东西,比如他说吹牛说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鼓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让老百姓不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不过他的学说大多数是哲学范畴的,通俗地说都是富有哲理的。这在两千多年前是非常难得的,属于先知先觉。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句话来自《论语·八佾篇》,也是孔子思想精华。

    这句话的含义是:已经做过的事还提它干什么,已经做好的事不不必再去劝阻了,已经成为过往的事还追究干什么?

    这段话正确与否要具体分析。

    成事不说

    做过的事不要提。

    记得古代有个寓言,说的是一个人提着瓦罐去地里送水,走到半路,瓦罐突然打碎了,那个人头也不回往前走。别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眼?他回答说,看看瓦罐就能复原吗?乍一听似乎这人说得很有道理,无懈可击。

    谢谢邀请。《论语.八佾篇》3.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以柏,周人以栗。使以民战栗。子曰:成事不说,隧事不谏,既往不咎。

    大意是,已经完成了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已经定了的事情就不要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追究了。

    孔子这三句话,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针对的具体背景是什么呢?就是当时鲁国三桓乱政,大夫当权,禄去政室已久,鲁哀公才小志大无力回天。

    惹起孔子这一番议论的最直接导火索是什么呢?就是宰我说的“使民以栗。”孔子担心处境艰难的哀公效仿酷政,不仅事情办不成,反而搬起石头咂了自己的脚。

    所谓“成事”,就是已经完成了。所谓“隧事”,就是事情虽然没最终拍板,但是意向已经非常明确,板上钉钉了。所谓“既往”,就是已经过去较长时间了。

    孔子曾说过,“敏而好古,述而不作”。历史本身就是“成事”,“既往”,怎能不评说呢?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这是我的一点粗浅理解。不当之处请指正。

    我不太认同孔子的这几句话。

    中小学和某些大学的科目中有一科是历史,就是研究历史的。研究过去的得与失,是为了更好地做现在的事情,少走弯路,创造更好的未来。

    做成的事不再说起,那么,成功的经验从哪里来?已经做过的事情不谈,又怎么吸取失败的教训?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那么那些做了坏事的人怎么会受到处罚,怎么告诫来者?

    孔子说这三句话,可能是有特殊的背景吧。但是后人,千万不能断章取义,被这几句话迷惑了。

    中国历代都特别注重史书的编纂,特别地在朝庭里设一个史官,叫太史令。这种人专门搜集朝庭的重大历史事件或者皇帝的起居加以记载并编成册,以供后人借鉴。历朝君王都不太敢得罪自己的史官,怕他们把自己写差了。春秋时,晋国的国君被杀。当时的重臣赵盾正在逃难,结果史官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弑君。”赵盾非常生气,质问他,杀君的不是我,是赵穿。但董狐说,你作为重臣,逃跑没有逃出国境,别人杀君你又没有制止,不是你杀的是谁杀的!赵盾无可奈何。孔子听说后,也称赞董狐是“良史”。

    说成事,谏遂事,咎既往,就是记载历史,正视历史,从历史中获取营养,让后来的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近段时间,孔子故里发生了许多事,是不是这里的人没有认真读历史呢?

    这段话出自于《论语 八佾》篇,原文是: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大体意思是:哀公向宰我询问供奉土地神的牌位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老百姓畏惧战栗’。”听到这番话后,孔子说:“已经形成的事实就不要再提了,已经完结的事情就不要再劝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

    与夏代和商代相比,孔子最推崇是周代的礼仪,孔子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有文哉,吾从周。”但是,周代的礼义也并非一切都好,单就供奉土地神用的木料而言,孔子认为用栗木是有问题的,确实含有“使民战栗”的意思,这不符合“仁者爱人”的思想。对于周代礼仪上的这点小小瑕疵,孔子认为并不影响这个朝代的主流文化,既然过去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再算陈年老帐,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也没有必要效仿,要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所以他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已经成为一个成语被固定下来,意思是说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情,无论对错,就不要求全责备了。孔子针对的是一个朝代的过去,同样这一成语也适用于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当他们已经改正错误,并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时,对于他们过去曾经犯下的错误,我们应当“既往不咎”。

    俗语云: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做得百分之百正确,一个正常人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他能改正错误,仍然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评价一个人,也应该像孔子评价周王朝那样,看他的主流,不能老是抓住他的缺点和错误不放,或者鼓动后人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在获罪之前他确实做过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坏事,但也做过一些好事,现在他从监狱里释放出来了,真心实意地想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对于他们的过去,我们就应当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有些学生甚至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学生是未成年人,是非观念还比较模糊,因此日常生活中犯点小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面对这些未成年学生犯下的错误,有些老师往往“恨铁不成钢”,大发雷庭之怒,当场进行批评指责,期望学生改进错误。时过境迁,有些事情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一有时机,老师还是不由自主地提起,抓住学生缺点错误不放,让学生当众出丑、无地自容。这样做,无疑于向学生的伤口上撒“盐”,不仅会大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学生改进错误有百害而无一利。

    能够包容学生的缺点错误,并且创造最佳教育时机,让学生记取教训,改正错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显示出教师的教育智慧。许多有问题的学生在一般老师手里,可能成为真正的“问题生”,而在优秀教师那里,却可以被转化成“优秀生”,其中不乏教育的技巧,但如何对待这类学生身上所谓的“问题”,却往往是转化这类学生的关键所在。有些优秀老师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让这些学生从零做起,采取加法,每取得一个新的成功则给予充分的鼓励,强化好行为出现的频率,淡化学生的不良行为,所谓的“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还有的老师把这类学生的“问题”当做教育的资源,因势利导,采取减法,防患于未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既往不咎”并非要求教师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管不问,坐视学生滑向错误的深渊,只是要求教师在转化这些学生时,不要老是抓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将学生一棍子打死,而是要讲究一点教育的技巧,尤其是针对那些通过教师的引导已经改进错误的学生,我们更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爱,使其发身内心地痛改前非,真正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网络,若有文章、图片版权异议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3345583974@qq.com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