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0

    道在悟不在修,在道不在术

    2024.04.15 | tamoadmin | 5次围观
    1.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2.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3. 良师不遇岁月徒往今之能者时见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盖书非口传手授而能者未之见也出自那里?
    4. 认识研究黄帝内经非“悟”不得要道,非真传不得其解,您认为呢?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如果不涉及到佛教,那么这句话本身已经把事情说清楚。觉悟和道理是可以顿悟的,做事却需要渐修。人不可能突发奇想就造出一架飞机。做事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一个渐修的过程。一些觉悟和道理却可以顿悟。可能是因为某人的一句话,或者遇到了某一件事,就觉醒了。孝道,爱国等道理就是如此。有时顿悟以后,还需要惭修,比如知道孝敬父母,还要学习如何孝敬。

    能否顿悟和人的慧根有关,也就是和人的先天因素有关。不要否定人的先天差异,但笨鸟可以先飞,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道在悟不在修,在道不在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觉悟和道理,既可以顿悟,也可以渐修,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求索也可以达到开悟的目的。渐修派和顿悟派各有各的道理,不过渐修派更靠谱一些,也更容易做到一点。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属于渐修派。佛教中也有两派,没有深入研究,说不清楚。

    开悟为开智慧,悟道理。即开佛知见,悟佛知见。

    悟后起修,悟佛知见了,理通而事未圆,还需从事上来断烦恼,因烦恼习气浓厚,眼所见,触境就生情执,触尘就生烦恼,虽然烦恼性空,能令受业报,业果无性,但亦作苦之因,苦因苦报 ,苦痛虽虚呢,可是非常难受。所以言行若相违背,虚实便可验。一定要知道自己根力,切不可自谩,随时察念自己一切行宜,防非止过。

    理顿悟事渐修,此是约解悟而言,如日顿出,霜露还渐消。《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然后登地,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盲修瞎练。

    顿悟渐修,既合佛乘,又不违背一乘圆教宗旨。行自利利他之修行,自利则假万行熏修,利他则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总以四攝法而方便度化。

    理已明了,入理治惑,可烦恼习气还未了断,如酒瓶装酒,酒虽然倒出,可酒气仍有。烦恼习气亦复如是。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开悟为开智慧,悟道理。即开佛知见,悟佛知见。

    悟后起修,悟佛知见了,理通而事未圆,还需从事上来断烦恼,因烦恼习气浓厚,眼所见,触境就生情执,触尘就生烦恼,虽然烦恼性空,能令受业报,业果无性,但亦作苦之因,苦因苦报 ,苦痛虽虚呢,可是非常难受。所以言行若相违背,虚实便可验。一定要知道自己根力,切不可自谩,随时察念自己一切行宜,防非止过。

    理顿悟事渐修,此是约解悟而言,如日顿出,霜露还渐消。《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然后登地,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盲修瞎练。

    顿悟渐修,既合佛乘,又不违背一乘圆教宗旨。行自利利他之修行,自利则假万行熏修,利他则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总以四攝法而方便度化。

    理已明了,入理治惑,可烦恼习气还未了断,如酒瓶装酒,酒虽然倒出,可酒气仍有。烦恼习气亦复如是。


    如果不涉及到佛教,那么这句话本身已经把事情说清楚。觉悟和道理是可以顿悟的,做事却需要渐修。人不可能突发奇想就造出一架飞机。做事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一个渐修的过程。一些觉悟和道理却可以顿悟。可能是因为某人的一句话,或者遇到了某一件事,就觉醒了。孝道,爱国等道理就是如此。有时顿悟以后,还需要惭修,比如知道孝敬父母,还要学习如何孝敬。

    能否顿悟和人的慧根有关,也就是和人的先天因素有关。不要否定人的先天差异,但笨鸟可以先飞,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其实觉悟和道理,既可以顿悟,也可以渐修,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求索也可以达到开悟的目的。渐修派和顿悟派各有各的道理,不过渐修派更靠谱一些,也更容易做到一点。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属于渐修派。佛教中也有两派,没有深入研究,说不清楚。

    良师不遇岁月徒往今之能者时见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盖书非口传手授而能者未之见也出自那里?

    出自褚河南云:良师不遇,岁月徒往。今之能者,时见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盖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者,未之见也。

    是古代对书法传授的一个认识。即书法非口传手授不可,否则便不能得到书法的真谛。

    唐太宗与汉王元昌、褚遂良等皆授之史陵,然褚首师虞,后又学史,乃谓陵曰:此法更不可以教人,是其妙处也。陆柬之受之于虞世南,世南受之于智永,皆有体法,今人都不闻师范又自无鉴局,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珉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褚河南云:良师不遇,岁月徒往。今之能者,时见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盖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者,未之见也。

    认识研究黄帝内经非“悟”不得要道,非真传不得其解,您认为呢?

    这个问题我认为,上一句,非“悟”不得要道。是正确的。下一句,而非真传不得其解,不妥。

    绝大多数人对“内经”学不进去,畏难而退。

    也有人钻了进去,犹如“殷洪进了太极图”,进了“幻境”,被以象取义之“象”迷惑,不究其义,

    “悟解”,“悟”还需要“解”。

    “悟”就是分析,问一个“为什么?”,

    “解”就是要找到依据。只有带着“为什么?”去探索,才能“得道(到)”。

    “真传”只有岐伯,当前讲“内经”者甚多,以经解经,以象说象,真明其义者甚少,何处有“真传”。

    只有拓展知识面,综合分析探索才能真正领悟“内经”的真谛。

    中国是道文化发源国。道文化是中国人的根。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物有物道。诸子百家,皆是道文化的滋养和结果。佛家,也是中华道文化喂养大的学派。故而民间把佛教作为道的养子来定位,从而显得亲近。

    文以载道,任何一个文字,都是道的演化。即:任何一字都有三层意思。一者表意,二者里意,三者真意。

    此者,亦谓之“三生万物”。

    世者读书,多解表意,入里者了了无几,而知真意者,寡焉!

    黄帝内经者,神仙之书也。老子五千言已解焉!

    学习<内经>有个基本要求,就是你必须识字,必须有一定阅读能力,必须有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必须有语文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内经>并不难懂,道理讲地清楚明白,古今医书,都在遵循<内经>阐发的道理指导临床实践。看不懂原文中的某些话,可以参考注解,<内经>是中医基本理论,不要神秘化。但必须爱好古文,看不懂古文,看不懂<唐宋八大家>,说明你文化修养太低,这样学起来困难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嘛。学中医,不能手中就一本书,买他十本二十本轮流看,中医学不好,也能提高文化素养。

    个人理解:

    学习和了解古人一定要跳出现有的知识体系框架。

    “悟”是要用心,而不是用知识。

    知识首先也是一种工具,我们借助于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

    心也是一种工具,同理,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心来认识这个世界。

    但是任何工具都是有限的,而他们所能到达的领域和结果也是不同的。

    须知最早的古人他们是没有任何知识积累以及经验的。那么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肯定就不是现代知识而是其它的能力。相反他们能写得出《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等现代人无法企及的经典。这说明他们当时所具有的能力是现代人所完全不具有的,或者说我们习惯了运用知识体系来分析和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已经在逐渐淘汰并退化我们本来具有的先天的能力。

    先天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后天是人与社会的结合。所以我们先天的解读就是“悟”,而后天的解读就是知识思想。我们的先天就在自然之中,而后天是进入社会之中。所以我们也就渐渐习惯运用后天的工具、逻辑及知识体系,而淘汰了自己先天的本能。而现代知识是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因此知识不可能超越知识本身的范畴而进入到非知识的领域。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举止都是被现代知识体系逻辑并绑架的。

    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不以自然的平衡发展为目标,而是以人类利益的发展为方向。因此本质上社会与自然是两条不同的路径。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这条路径上,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有很大一部分是与自然背道而驰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对于美的解读:

    就拿“美”而言。社会状态下的“美”是一种欲望。不论是美食、美景,美梦,还是美色它几乎绑架了每一个人的满足感,它一定会让你产生欲望。这是功能型社会转入欲望型社会的无奈与必然。

    而自然状态下的美会有神圣感,这是一种向往而不是占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网络,若有文章、图片版权异议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3345583974@qq.com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