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0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024.04.14 | tamoadmin | 5次围观
    1.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品格?
    2. 举出一个能够体现这种大丈夫精神的事例?
    3. 孟子的大丈夫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不是有点高,请谈谈看法?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品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自:春秋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提出的“大丈夫”说为中国文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创性概念。“大丈夫”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对中国士人精神的挺立、中国文论精神境界的提升有重要的基原性意义。

    举出一个能够体现这种大丈夫精神的事例?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不为贫贱困苦所改变,不为威胁暴力所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起大丈夫。

    1、文天祥聚兵抗元,兵败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2、光武帝刘秀刘秀想把守寡的姐姐嫁给大臣宋弘,宋弘已有妻室,他对光武帝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

    3、管宁和华歆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孟子的大丈夫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不是有点高,请谈谈看法?

    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践行着儒家以道德要求自我、以道德教化民众的宗旨,希望由己及人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看到,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最后的具体指向都是获得理想的人格。

    下面,我将分四个部分对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理想人格进行阐述来回答问题。

    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创者,第一次提出了理想人格理论, 并根据其理论设计了圣人、君子、贤人、仁人等不同层次的人格典范。这其中最重要、最典型的就是是圣人和君子。

    圣人和君子的区别在于,君子人格通过自我修炼是可以实现的,而圣人人格,按孔子的理论是完美的化身,是可以无限接近而无法达到的最高境界。

    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尧舜都不能达到圣的境界,何况一般人了。所以从实际意义来说,“圣”的境界更多的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道德修炼和发展的方向。

    孟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圣人人格思想,“道性善, 言必称尧舜” ,他认为普通民众只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向圣人学习,就能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

    “夫徐行者, 岂人所不能哉?”

    孟子这样说,无疑是揭开了圣人神秘的面纱,只要做,就能够行!他还说: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圣人跟我们是一样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圣人也并非高不可攀。孟子的这个观点让普通人看到成就理想人格的可能。

    但是圣人境界虽然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人格,但并没有具体可行的标准。为此,孟子提出了大丈夫人格,将虚幻的理想人格形象化、具体化: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大丈夫精神是孟子心中理想人格的写照,理想人格的话,在标准上自然是有些高的。但是,正是因为大丈夫精神属于理想人格,所以标准高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连理想人格都属于“跳一跳就够得到”的境界,那么就没有所谓理想而言了。

    至于孟子大丈夫精神的标准,大抵可以归结为三条,首先,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是“居仁由义”的人;其次,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可以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最后,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1、“居仁由义”是养成“大丈夫精神”的先决条件

    在孟子心里,大丈夫精神属于难得的理想人格,而要做到大丈夫精神,那么君子首先就在道德修养中做到“居仁由义”,其实所谓的“居仁由义”实则就是要人做到“尽心知性”、“存心养性”。

    关于“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孟子》一书中有这样的相关的议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这句话不难理解,大抵就是告诉我们,要想成就自己的大丈夫精神,那么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懂得向内进行自我反省,也就是所谓的“尽心”,在自我反省中觉察到自己的本心。因为孟子认为人本性至善,所以,以孟子的逻辑来说,人在不断反省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剔除自身多余物欲的过程。没有了贪欲的我们,内心之善便没了遮蔽之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察觉到我们的仁之本性了,也就是“知性”。“尽心知性”以后,就要“存心养性”了。也就是我们察觉到自己仁之性以后,要时刻保存本心,扩充自己的本心使其以仁义礼智善德表现出来,继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2、成就“大丈夫精神”就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做到“居仁由义”便意味着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因为人本性善,但是“利益”往往让人被欲望吞噬,以至于善之本性被蒙蔽,所以要成就大丈夫精神,那么就一定要处理好“义利”关系。

    孟子针对“义利关系”的处理,提出这样一句话:

    “养心莫善于寡欲”。

    也就是说,孟子也明白,“义”和“利”的抉择问题,往往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问题。但是,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就不能对利益过分追求,过度追求利益,最终会导致人欲望膨胀,仁之本性被蒙蔽。所以,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君子,进行取舍的准则从来都是“义”而非“利”,当“义”和“利”发生冲突后,君子会毫不犹豫舍“利”取“义”,这才是孟子心中合格的“大丈夫精神”。

    3、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定然会养自己的“浩然之气”。简单理解“浩然之气”,大抵就是人们在长期践行“义”的过程中,会渐渐积累一种宏大刚强的气,只要人能够锲而不舍坚持“居仁由义”、“舍利取义”,长此以往,其“浩然之气”会越来越强,充塞天地,继而能够成就自己,影响他人,甚至改变世界。

    关于“浩然之气”的影响效果,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孟子这是在说,一个拥有浩然之气的君子可以影响身边的人,但凡他经过的地方,百姓会感动于他的德行,继而向善,于此,君子之大丈夫精神就能长留于世界,可以和天地相匹配。

    其实,我们可以将孟子的浩然之气理解成一种类似“但行好事”、“从义而动”的坚定、自信的精神,而精神往往具有感染力。孟子向善的浩然之气会感染身边的人,以至于受感染者,都是其浩然之气的继承者,继而能够达到与“天地同流”的效果。

    4、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明白,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属于孟子的理想人格,其标准自然是有些个高的。要养成大丈夫精神,首先,要做到“居仁由义”,以向内自省的方式发掘自己的善之本性,继而在善之本性的作用下“存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保存自己的本性之仁;其次,要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在“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舍利取义”,以此保有自己善之本性,不被欲望蒙蔽;最后,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是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的,会长期坚持在为人处世上践行“义”,继而成就自己,影响身边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网络,若有文章、图片版权异议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3345583974@qq.com立即处理